重识经典:M卡口与Simera-C生态系统

知识
产品知识
十月 17, 2025

    1954年问世的徕卡M卡口在镜头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其27.8mm的法兰距使得旁轴相机早在微单系统出现前就实现了紧凑机身与光学精度的结合。与带有笨重反光板结构的单反相机不同,M卡口缩短了镜头与焦平面距离,从而造就了更简洁、锐利的镜头设计——其树立的光学性能标杆至今仍影响深远。

    数十年来,M卡口已发展出丰富的生态系统。虽然徕卡是M卡口的创始者,但各个M卡口制造商也纷纷贡献了各自的光学风格。设计师们不仅被其机械结构的精妙所吸引,更因其能呈现充满表现力、触动情感的影像而倾心。

    从镜头发展的历史上看,M卡口的短法兰距让镜头设计者能将光学元件更贴近胶片或传感器焦平面,从而更好地控制像差,实现更高效的光学校正。这一基础优势通过更简洁的镜组结构实现了卓越的图像清晰度,并造就了M卡口镜头标志性的独特视觉个性。许多经典M镜头因其独特韵味和永恒魅力,受到街头摄影师和纪实摄影师的共同推崇,在摄影史上占据不朽地位。

    进入数字时代,M卡口焕发新生。虽然微单系统已普遍采用短法兰距,但M卡口依然具有独特的适配优势——其长度刚好能无缝适配索尼E、马徕松联盟L、佳能RF、尼康Z等主流卡口。这种适配性使M镜头可以良好地兼容现代混合工作流程,更成为备受青睐的选择。

    这种通用性开启了应用的新篇章:电影级M镜头。随着数字电影趋向索尼、Lumix和RED的紧凑化系统,传统PL卡口镜头因长法兰距和庞大体积而日渐脱节。相比之下,M卡口镜头具有显著的重量优势,同光孔下重量通常比PL卡口镜头轻三到四倍,转接环重量也可减轻一半。这种减重对于稳定器拍摄、无人机航拍和手持拍摄意义重大。

    徕兹M0.8系列证明了M卡口在电影领域的可行性。如今,Simera-C系列继承这一传统,推出兼顾静态摄影与动态影像的镜头——将精致成像与电影级机械结构、紧凑设计融为一体。

 

 

    为何M卡口在当今电影领域愈发重要?随着FX3、RED Komodo、大疆Ronin 4D等小型化电影机成为主流,电影创作者在追求移动性的同时不愿牺牲画质。M卡口以精巧轻量的形态和具备丰富个性的大光圈镜头回应这一需求,为新时代的高性能敏捷的电影摄影模式提供了优雅的解决方案。

    然而,PL卡口至今仍被视为电影工业标准,不仅因其历史悠久,更关键的是其"主动锁紧"结构——这也正是PL卡口名称的由来。该结构能在使用带动力光圈环和跟焦器时提供稳定锁定,避免微幅图像抖动和安全隐患。

    Thypoch正基于此进行创新。推出的主动锁紧式M卡口转接环将成为补齐M卡口生态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为E、RF、Z、L、Arri 等主流微单/电影机卡口带来增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经典与新型M卡口镜头能稳定应用于各种拍摄场景。无论是手持、 rig 组装还是稳定器拍摄,这一系统都将为跨领域创作者赋能。

    为M卡口设计主动锁紧式转接环并非怀旧情结,而是开启一个始终代表光学精度与机械完整性的卡口的未来。通过Simera-C镜头与Thypoch转接环生态系统的结合,M卡口已成为完全现代化的工具组合:轻量、模块化,为表达性叙事而生。

    我们将这一愿景称为"M至全能"——让M卡口镜头无缝融入当代摄影与电影创作。Thypoch荣幸能为这个新时代贡献力量,在此,M卡口的传承与未来可能性交汇共生。